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沙龙传(2)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沙龙传(2)

作者:付金柱

1941年初,在小学毕业后,13岁的沙龙被父亲送入特拉维夫的一所中学就读。离开卡法·马拉尔去城里上学可以说是沙龙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他对这一全新的环境感到既崭新又刺激。在这里,他终于摆脱了在当地小学时的那种孤立感。

每日清晨,沙龙都在卡法·马拉尔村头海滨公路上等候去特拉维夫的公共汽车,再坐大约一个小时的车。下车后,他要再步行一小时才能来到他所就读的学校。由于沙龙身体健壮,每日走上几小时他并不感到疲劳。

虽然这一时期沙龙生活的小圈子充满乐趣,但当时的整个世界形势却处于危机四伏之中。在沙龙到特拉维夫上中学的前一年,即1940年,希特勒已占领了整个西欧,不仅将英国人赶出了欧洲大陆,而且其潜艇封锁差不多将英伦三岛窒息了。1941年初,德国开始插手北非,希特勒将其最得力的干将之一隆美尔派往沙漠,迅速扭转了北非轴心国的不利局面。随着埃及前线战事吃紧,巴勒斯坦地区也战云笼罩。

战争开始成为特拉维夫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沙龙也不例外。他和同学们关注着各地的战事,为盟军取得的每一个胜利而欢呼,然而,希特勒进攻的不断得胜却又让他们感到危机四伏。随着同盟国部队进入巴勒斯坦,沙龙已经切身感受到战争的存在,并为此感到新奇和兴奋。这些部队有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希腊人和戴高利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人等。

沙龙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风趣幽默,他们在巴勒斯坦休整时,与犹太移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一位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新西兰老兵,向沙龙的父亲讲述了上次大战中他在加沙同土耳其人打仗的情况,沙龙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位两次参战的军官极为崇拜。从此,沙龙开始对战争产生了强烈的向往,渴望着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军人,成为一位驰骋疆场的英雄。

1942年10月21日下午,在特拉维夫郊外的公园中央的一片空地上,数位犹太青年在这里集会,其中就有年仅14岁的沙龙。

此时此刻,他们秘密聚集在隐蔽的地方,是为了加入一个他们久已向往的组织——“加得纳”。这是保卫巴勒斯坦犹太社团安全的规模最大的一支地下自卫武装“哈加纳”的青年组织。由于它对成员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绝对地忠诚犹太复国主义事业,而且要随时为保护犹太团体的安全而献身,又因其是秘密武装,活动受英国托管当局的严格控制,因此招募成员常常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

在前方不远处有座棚屋,屋内中央放置着一个条案。条案上,一袭黑色绒幔帐铺悬于地,上面并排放置着一本装帧精美的《圣经》和一把手枪。条案的两端各燃着一支白烛,案旁站立一个威严的长者,整个布设透着一种肃穆气氛。

仪式开始后,沙龙和其他人逐一进入棚屋,宣誓效忠,待走出屋门时,他们就正式成了“加得纳”的一员。

沙龙所加入的“加得纳”为“哈加纳”武装的辅助力量,主要承担其侦察通信任务。他们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训练自卫能力。队员主要学习持匕首和手枪时的防身技能,以及徒手与敌人格斗的技巧。教官们都很年轻,是前几期训练中的优秀队员,只比他们大几岁。

由于沙龙身体素质好,继承了父亲那种勇猛、刚烈的性格,因此训练中表现出色,多次受到教官们的表扬。同时,也由于他在对搏操练中过于凶猛,使不少人惧怕同他一起练习。

自卫训练结束后,紧接着是学习使用各种武器。这次训练的教官是犹太移民警察。犹太移民警察是英国托管政府警察力量的一部分,他们负责维护犹太人社团的治安和安全,保卫英国当局的各种设施,如伊拉克输油管等。他们是一支全国性的力量,准许佩带各种武器,所以为“加得纳”的训练提供了方便条件。实际上,这些犹太移民警察多为“哈加纳”的成员。

虽然不能进行实弹射击,但沙龙他们仍然学习非常认真,并很快从教官那里学会了这几种武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简单的分解组合。沙龙天生身体素质优越,在拼刺刀和手榴弹训练中表现非常出色,深得教官们的赏识。

在经过了几周的武器操练课之后,训练转入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他们这群未来的战士们最重要的一个训练阶段——学习识别信号标志和勘察地形。首先,教官们让他们逐一勘察特拉维夫周围几十英里内的地形情况,熟悉范围内的每一个犹太人定居点和阿拉伯人村庄,将每一条溪流、每一条旱谷、每一座山丘的地形特征都深深地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