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君士坦丁·波戈纳(ConstantinPogonat),七世纪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4]君士坦丁(Constance),三〇六年至三三七年为罗马帝国皇帝。
[5]“天翻地覆时十字架屹立”,原文是拉丁文。
[6]阿伯拉尔(PierreAbélɑrd,1079—1142),中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神学家。
[7]阿尔诺德·德·布雷西亚(ArnauddeBresce,约1100—1155),罗马人民起义领袖,阿伯拉尔的弟子。一一四三年回意大利起义,建立罗马共和政权,一一五五年失败后被绞死。
[8]青年路易王(LouisⅦ,leJeune,1120—1180),即路易七世。
[9]大巴西勒(BasileMagnus,约330—379),古代基督教希腊教父。
[10]还有一个伯尔纳,应指克吕尼的伯尔纳(BernarddeCluny),据考证此伯尔纳约生于十二世纪上半叶。
[11]恺撒·德·布斯(CésardeBus,1544—1607),起初在军队和宫廷里供职,不得志,三十岁上出家修行,创立兄弟会。
[12]戈东(Coton),法王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的忏悔神甫。亨利四世原是法国新教徒的首领,为了平息内战并夺取王位,便改奉旧教(天主教),并准许新旧两教并存。他骂人时常说“我否认天主”,后来接受戈东的建议,改说“我否认戈东”。戈东因而出了名。
[13]经堂,未出家的信徒们修行的寺院。
[14]这些都是本笃会体系的神学家。
四冉阿让竟好像读过奥斯丹·加斯迪莱约的作品
瘸子走路,就像独眼人送秋波,都不能直截了当地达到目的地。况且割风又正在心情烦乱的时候。他几乎花了一刻钟才回到园里的破屋里。珂赛特已经醒了。冉阿让让她坐在火旁。割风进屋子时,冉阿让正把那园丁挂在墙上的背箩指给她看并且说:
“好好听我说,我的小珂赛特。我们必须离开这个地方,但是我们要回来的,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住在这里了。这里的那位老大爷会让你待在那东西里,把你带走。你到一位太太家里去等我。我会去找你的。最要紧的是,要是你不想让德纳第大娘又把你抓回去,你就得乖乖地听我的话,什么也不能说啊!”
珂赛特郑重地点了点头。
冉阿让听到割风推门的声音,回转头去。
“怎样了?”
“一切都安排好了,一点也没有安排好,”割风说,“我得到允许,让您进来,但是在带您进来以前,得先带您出去。伤脑筋的就是这一点。至于这小姑娘,倒好办。”
“您答应背她出去吗?”
“她答应不出声吗?”
“我担保。”
“可是您呢,马德兰爷爷?”
经过一阵焦急的沉寂以后,割风喊道:
“从您进来的那条路出去,不就完了!”
冉阿让,和先头一样,只回答了一声:“不可能。”
割风嘴里叽里咕噜,却并非在和冉阿让谈话,而是在和他自己谈话:
“还有一件事,使我心里老嘀咕。我说过,放些泥土在里面。可是我想,那里装上泥,不会像是装个人,那样不成,那玩意儿会跑,会动。别人会看出毛病来的。您懂吗,马德兰爷爷,政府会察觉出来的。”
冉阿让直着双眼,老望他,以为他在说胡话。
割风接着又说:
“难道您就出不了这……鬼门关?问题是:一切都得在明天办妥!我得在明天领您进来。院长等着您。”
这时,他向冉阿让说明,这是由于他,割风,要替修院办件事而得来的报酬;办理丧事也是他应干的活,他得把棺材钉好,还得到公墓去帮那埋葬工人。早晨死去的那个修女曾要求把她装殓在她平日拿来当床用的棺材里,并且要把她埋在圣坛祭台下的地窖里,这种做法是警务条例所不许可的,而死者却又是那样一个不容违拗的修女。院长和参议嬷嬷们都决定要了死者的愿,政府不政府,不管它了;他,割风,要到那矮屋子里去钉上棺材,到圣坛里去旋开石板,还得把那死人送到地窖下面去。为了酬谢他,院长同意让他的兄弟到修院里来当园丁,也让他的侄女来寄读,他的兄弟便是马德兰先生,侄女便是珂赛特。院长说过,要他在明天傍晚时,等到公墓里的假掩埋办妥后,把他的兄弟带来。可是他不能把马德兰先生从外面带进来,要是马德兰先生不先在外面的话。这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还有一层困难,便是那口空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