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文学 > 红楼梦魇(40)

红楼梦魇(40)

作者:张爱玲

第十四回回末秦氏出殡,宝玉路谒北静王,批“忙中闲笔。点缀玉兄,方不失正文中之正人。作者良苦,壬午春,畸笏”。第十五回出殡路过乡村,宝玉叹稼穑之艰难,又批“写玉兄正文总于此等处。作者良苦。壬午季春”。第十六回元春喜讯中夹写秦钟病重,又批:“偏于极热闹处写出大不得意之文,却无丝毫牵强,且有许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叹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壬午季春,畸笏。”在同一个春天批这三回,回回都用慰劳的口吻,书中别处没有的,也许不是偶然,而是反映删改第十三回后作者的情绪,畸笏的心虚。

总结删天香楼的几个步骤:(一)新删本──即甲戌本此回正文,包括散批,回后批;(二)加回前总批重抄──即靖本此回──棠村批说删得好,一七六二年季春畸笏作答;(三)在同一个春天,畸笏批另一个抄本──大概是旧本抽换改稿──开始改称是作者自己要删;(四)改去旧本总批“淫”字──可能就是(三)内抄本;(四)用最初的新删本,配合四回本X本款式重抄,删标题诗,另换总批,但仍照靖本总批不分段,作一长批;(六)用同一款式重抄第十四至十六回,但是总批分段。(末两项即甲戌本第十三至十六回。)甲戌本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的总批不但移到回后,又改为每段第二行起低两格──第一行只低一格──兔起鹘落,十分醒目,有一回与正文之间不留空白,也一望而知是总评。这四回总批内收集的庚本有日期的批语,最晚是一七六七年夏。[23>同年春夏畸笏正在批书,编这四回可能就在这年夏秋,距第十三至十六回也有四五年了。书中形式改变,几乎永远是隔着一段时间的标志。第十三回总批格式同靖本,而与下三回不同,也表示中间隔了个段落,才重抄第十四至十六回。这四回是作者在世最后一年内编的,比季春后更晚,只能是一七六二下半年。 重抄甲戌本第十三回,距删天香楼也隔了个段落,已经有了不止一个删后本。在这期间,畸笏季春还在自称代秦氏隐讳,至多十天半月内就改称是作者代为遮盖,也还是这年春天。看来他自承是他主张删的时期很短暂,这包括刚删完的时候。因此删天香楼也就是这年春天的事,脂砚已故,否则有他支持,也许不会删。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史笔”是严格的说来并非事实,而是史家诛心之论。想来此回内容与回目相差很远,没有正面写“淫丧”──幽会被撞破,因而自缢──只是闪闪烁烁的暗示,并没有淫秽的笔墨。但是就连这样,此下紧接托梦交代贾家后事,仍旧是极大胆的安排,也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加深了凤秦二人的个性。X本改掉了元妃之死,但是第五回太虚幻境里的曲子来自书名《红楼梦》期的五鬼回,因此元春的曲词还是预言她死在母家全盛时期,托梦父母。

一七六二年春,曹棠村尚在。同年冬,雪芹去世。雪芹在楔子里嘲笑他弟弟主张用《风月宝鉴》书名,甲戌本眉批提起棠村替雪芹旧着《风月宝鉴》写序,“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看来兄弟俩也是先后亡故。──也极可能是堂兄弟──靖本畸笏一七六七年批:“…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大概可以确定杏斋就是棠村。甲戌本第一回讲“棠村已逝”的批者,唯一的可能也就是仅存的“老朽”,正在整理雪芹遗稿的畸笏。

这条批语说纪念已死的棠村,“故仍因之”,是指批者所作《凡例》里面对于《风月宝鉴》书名的重视。因此《凡例》是畸笏写的,雪芹笔下给他化名吴玉峰。他极力主张用《红楼梦》书名,因为是长辈,雪芹不便拒绝,只能消极抵抗,在楔子里把这题目列在棠村推荐的《风月宝鉴》前面,最后仍旧归结到《金陵十二钗》;到了一七五四年又听从脂砚恢复《石头记》旧名。也可见畸笏倚老卖老不自删天香楼始,约在十年前,他老先生也就是一贯作风。

畸笏在丁亥春与甲午八月都批过第一回(甲戌本第九页下,第十一页下),大约是在一七六七春重读“东鲁孔梅溪则题日风月宝鉴”句,看到作者讥笑棠村说教的书名,大概感到一丝不安,因为他当年写《凡例》,为了坚持用《红楼梦》书名,夸张《风月宝鉴》主题的重要,以便指出《红楼梦》比较有综合性,因为书中的石头与十二钗这两个因素还性质相近,而《风月宝鉴》相反,非用《红楼梦》不能包括在内。后来也是他主张删去天香楼一节,于是这部书叫《风月宝鉴》更不切题了。因此他为自己辩护,在“东鲁孔梅溪”句上批说他是看在棠村已故的份上,才保存《凡例》将《风月宝鉴》视为正式书名之一的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