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文学 > 鹿鼎记(735)

鹿鼎记(735)

作者:金庸

多隆听到又要去郑府讨债,那是天下第一等的赏心乐事,今日有抚远大将军、一等鹿鼎公韦公爷带队,干起来更加肆无忌惮,当即连声答应,吩咐御前侍卫副总管在宫里值班,率了一百名侍卫,簇拥着韦小宝向郑府而去。

那郑克塽封的虽然也是公爵,然而和韦小宝这公爵相比,可就天差地远了,一个是归降的叛逆藩王,一个是皇帝驾前的大红人、大功臣。同是公爵府,大小、派头却也大不相同,大门匾额上那“海澄公府”四字乃是黑字,不如韦小宝“鹿鼎公府”那四字是金字。韦小宝一见之下,便有几分欢喜,说道:“这小子门口的招牌,可不及我的金字招牌了。”

众侍卫来海澄公府讨债,三日两头来得惯了的,也不等门公通报,径自闯进府去。韦小宝在大厅上居中一坐,多隆坐在一旁。

郑克塽听得抚远大将军韦小宝到来,那是他当世第一克星,不由得便慌了手脚,却又不敢不见,只得换上公服,战战兢兢地出迎,上前拱手见礼,叫了声:“韦大人!”

韦小宝也不站起,大剌剌地坐着,拾头向天,鼻中哼了一声,向多隆道:“多大哥,郑克塽这小子可忒也无礼了。咱们来了这老半天,他不理不睬,可不是瞧不起人吗?”多隆道:“是啊!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老是做一辈子缩头乌龟,终究是躲不过去的。”

郑克塽怒极,只是在人檐下过,哪得不低头,眼前二人,一个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一个是御前侍卫总管,自己无权无势,身处嫌疑之地,虽爵位尊荣,其实处境比之一个寻常百姓还要不如,只得强忍怒气,轻轻咳嗽一声,说道:“韦大人、多总管,您两位好!”

韦小宝慢慢低下头来,只见眼前站着个弓腰曲背的老头儿,头发花白,容色憔悴,仔细再看,这人年纪倒也不怎么老,只愁眉苦脸,连眼角边都是皱纹,颏下留了短须,也已花白,再凝神看去,却不是郑克塽是谁?数年不见,竟然老了二三十岁一般。

韦小宝先是大奇,随即明白,他这几年来苦受折磨,以致陡然衰老,不禁心生怜悯之意,但跟着想起当年他在通吃岛上手刃陈近南的狠毒,怒气立时便涌将上来,冷笑问道:“你是谁?”

郑克塽道:“在下郑克塽,韦大人怎地不认识了?”

韦小宝摇头道:“郑克塽?郑克塽不是在台湾做延平王吗?怎么会到了北京?你是个冒牌货色。”郑克塽道:“在下归顺大清,蒙皇上恩典,赏赐了爵禄。”

韦小宝道:“哦,原来如此。你当年在台湾大吹牛皮,说要打到北京,拿住了皇上,要怎样怎样长,怎样怎样短,这些话还算不算数?”

郑克塽背上冷汗直流,不敢做声,心想:“他要加我罪名,胡乱捏造些言语,皇上总是听他的,决不会听我的。”自从多隆率领御前侍卫和骁骑营军士不断前来讨债,郑克塽当真度日如年,为了凑集二百多万两银子的巨款,早将珠宝首饰变卖殆尽。他心中已不知几千百遍地懊悔,当日实不该投降。施琅攻来之时,如率兵奋力死战,未必便败,就算不胜,在阵上拚命而死,也对得起祖父、父亲的在天之灵,不致投降之后,却来受这无穷的困苦羞辱。此刻听了韦小宝这几句话,更是懊丧欲死。

韦小宝道:“多大哥,这位郑王爷,当年可威风得很哪。兄弟最近听得人说,有人要迎接郑王爷回台湾去,重登王位。郑王爷,来跟你接头的人,不知怎么说?兄弟想查个明白,好向皇上回报。”

郑克塽颤声道:“韦大人,请你高抬贵手。您说的事,完……完全没有……”

韦小宝道:“咦,这倒奇了。多大哥,昨儿咱们不是抓到了一个叛徒吗?他破口大骂皇上,又骂兄弟。这人说是郑王爷的旧部下,说他在北京受人欺侮,要为他报仇,要杀尽满清鞑子什么的。”

郑克塽听到这里,再也支持不住,双膝一曲,跪倒在地,颤声道:“韦大人饶命!小人过去罪该万死,得罪您老人家。您大人大量,放我一条生路,老天爷保佑你公侯万代。”

韦小宝冷笑道:“当日你杀我师父的时候,可没想到今日吧?”

突然间后堂快步走出一人,身材瘦长,神情剽悍,却是“一剑无血”冯锡范。他抢到郑克塽身旁,一伸手便拉起了他,转头向韦小宝道:“当年杀陈近南,全是我的主意,跟郑公爷无关。你要为你师父报仇,尽管冲着我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