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道:“皇帝差小桂子去办事,你可知去了哪里?去办什么事?”建宁公主道:“这个我倒知道。听侍卫们说,小桂子是在五台山上。”
太后“啊”的一声,轻声惊呼,道:“他……便在五台山上?这一次咱们怎地没见到他?”公主道:“我也是回宫之后,才听侍卫们说起的,可不知皇帝哥哥派他去五台山干什么。听侍卫们说,皇帝哥哥又升了他的官。”
太后嗯了一声,沉思半晌,道:“好,等他回宫,我跟皇帝说去。”语音冷淡,似乎心思不属,又道:“不早了,你回去睡吧。”
公主道:“妈,我不回去,我要陪你睡。”太后道:“又不是小娃娃啦,怎不回自己屋里去?”公主道:“我屋里闹鬼,我怕!”太后道:“胡说,什么闹鬼?”公主道:“妈,真的。我宫里的太监宫女们都说,前几天夜里,每个人都让鬼给迷了,一觉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个个人都做恶梦。”太后道:“哪有这等事,别听奴才们胡说。我们不在宫里,奴才们心里害怕,便疑神疑鬼的。快回去吧。”公主不敢再说,请了安退出。
太后坐在桌边,一手支颐,望着烛火呆呆出神,过了良久,一转头间,突然见到墙上两个人影,随着烛焰微微颤动。她还道是眼花,凝神再看,果然是两个影子。一个是自己的,另一个影子和自己的影子并列。这一惊非同小可,想到自己过去害死了的人命,不由得全身寒毛直竖,饶是一身武功,竟不敢回过头来。
过了好一会,想起:“鬼是没影子的,有影子的就不是鬼。”可是屏息倾听,身畔竟无第二人的呼吸之声,只吓得全身手足酸软,动弹不得,瞪视着墙上两个影子,几欲晕去。突然之间,听到床背后有轻轻呼吸,心中一喜,转过头来。
只见一个白衣尼姑隔着桌子坐在对面,一双妙目凝视着自己,容貌清秀,神色木然,一时也看不出是人是鬼。太后颤声道:“你……你是谁?为……为什么在这里?”
白衣尼不答,过了片刻,冷冷地道:“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
太后听到她说话,惊惧稍减,说道:“这里是皇宫内院,你……你好大胆!”白衣尼冷冷地道:“不错,这里是皇宫内院,你是什么东西?大胆来到此处?”太后怒道:“我是皇太后,你是何方妖人?”
白衣尼伸出右手,按在太后面前那部《四十二章经》上,慢慢拿过。太后喝道:“放手!”呼的一掌,向她面门击去。白衣尼右手翻起,和她对了一掌。太后身子一晃,离椅而起,低声喝道:“好啊,原来是个武林高手。”既知对方是人非鬼,惧意尽去,扑上来呼呼呼呼连击四掌。白衣尼坐在椅上,并不起立,先将经书在怀中一揣,举掌将她攻来的四招一一化解。太后见她取去经书,惊怒交集,催动掌力,霎时间又连攻了七八招。白衣尼一一化解,始终不加还击。太后伸手在右腿上一摸,手中已多了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刃。
韦小宝凝神看去,见太后手中所握的是一柄白金点钢蛾眉刺,当日杀海大富用的便是此物。她兵刃在手,气势一振,接连向白衣尼戳去,只听得风声呼呼,掌劈刺戳,寝宫中一条条白光急闪。韦小宝低声道:“我出去喝住她,别伤了师太。”陶红英一把拉住,低声道:“不用!”
但见白衣尼仍稳坐椅上,右手食指东一点、西一戳,将太后凌厉的攻势一一化解。太后倏进倏退,忽而跃起,忽而伏低,迅速已极,掌风将四枝蜡烛的火焰逼得向后倾斜,突然间房中一暗,四枝烛火熄了两枝,更拆数招,余下两枝也都熄了。
黑暗中只听得掌风之声更响,夹着太后重浊的喘息之声。忽听白衣尼冷冷地道:“你身为皇太后,这些武功是哪里学来的?”太后不答,仍竭力进攻,突然啪啪啪啪四下清脆之声,显是太后脸上给打中了四下耳光,跟着她“啊”的一声叫,声音中充满着愤怒与惊惧,腾的一响,登时房中更无声音。
黑暗中火光一闪,白衣尼手中已持着一条点燃了的火折,太后却直挺挺地跪在她身前,一动也不动。韦小宝大喜,心想:“今日非杀了老婊子不可。”
只见白衣尼将火折轻轻向上一掷,火折飞起数尺,左手衣袖挥出,那火折为袖风所送,缓缓飞向蜡烛,竟将四枝蜡烛逐一点燃,便如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空中拿住一般。白衣尼衣袖向里一招,一股吸力将火折吸了回来,伸右手接过,轻轻吹熄了,放入怀中。只将韦小宝瞧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