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释义 恶作剧的意思为故意捉弄他人,与他人开玩笑,使他人难堪的行为。典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 溯 源 恶作剧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叫韦生的人搬家到汝州,在搬家途中遇到了一个僧人。韦生与这个...
109
释义 西晋时期一些自命清高的士族阶层人士耻于言钱,称钱为阿堵物。后来阿堵物逐渐成为钱的别称,含有讽刺的意味。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注释 阿堵:是魏、晋时期的俗语,与现代口语中的这、这个意思相...
54
释义 对牛弹琴原作对牛鼓簧,原意为对着牛弹奏乐曲。后用来比喻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典出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溯 源 公明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既能作曲又能演奏。他的七弦...
139
释义 多多益善是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注释 益:更加。 善:济,成。 溯 源 刘邦建立汉朝后,曾经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萧何、韩信...
192
释义 得陇望蜀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注释 陇:今甘肃东部。 蜀:今四川中西部。 溯 源 东汉初年,公孙述和隗嚣分别以巴蜀和陇西(今甘肃东部)为...
183
注释 此成语原指分开碎腌菜,划分凝结的粥块,按量分顿来吃,形容生活十分清苦。典出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释义 断:断开。 齑:切碎的腌菜。画:...
71
释义 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典出于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即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官至中书令、司徒。 溯 源 东晋名将谢安,少年时很有才名,不仅学识高,而且擅长书法...
115
释义 东床坦腹今代指女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溯 源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出身于贵族家庭,祖父王正,曾任尚书郎;父亲王旷,...
131
释义 东窗事发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常用来形容阴谋或秘密勾当被别人揭露。典出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二:秦桧欲杀岳飞,与妻王氏谋于东窗下。桧遂死。未几,子熺亦死。秦桧夫人思之,设醮,并派方士往阴间看望。秦桧对方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82
释义 呆若木鸡原指呆得像用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出自《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注释 呆:痴呆。 若:好像。 溯 源 古时候,有个国家的人很喜欢斗鸡的游戏,这个国王听...
110
释义 当垆卖酒是指临街卖酒。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卓文君)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 注释 垆:原指黑色的土壤,或酒店中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后引申为街道。 溯...
106
大义灭亲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之受到应得的惩罚。原指为君臣大义而断绝父子的私情,现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溯 源 春秋前期,卫国庄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姬完,次子名姬晋...
81
释义 大事不糊涂常用来比喻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此词出自元脱脱《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溯 源 吕端曾为宋太宗的宰相,他的糊涂并不指做事糊涂,而是指他对...
79
释义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典出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比喻虽然力量很小,但决心大也能成功。 溯 源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秦国最强,...
187
释义 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出来工作或刚步入社会,缺乏经验。典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注释 茅庐:草屋。 溯 源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拜为军师。刘备对诸葛亮特别重视,关...
57
释义 池中物原指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后比喻困在狭小天地里不能施展抱负的人物。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下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溯 源 三国时期,曹操雄踞在北方,孙权占据着江...
136
释义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后来比喻尊师重道的行为。出自《二程全书外书十二》: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元脱脱等《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
144
释义 此成语指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兴致满足了就返回。乘兴而来也常与败兴而返或败兴而归连用。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 注释 乘:趁着。 兴:兴致,高兴。 溯 源 王徽之是东晋时大书法家王...
71
释义 这一成语的原意是指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结果导致水尽鱼死。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北齐杜弼《为东魏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
145
释义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成事的人是萧何,坏事的人也是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造成的。也比喻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出自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