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郑国有个人特别怕热,一热他总是躲在荫凉的地方去乘凉。这年夏天,非常炎热,尤其到了中午的时候,阳光火辣辣地直射着大地,地面热气蒸腾,大家都找凉爽的地方待着。这个郑国人也是这样,他早已经找好荫凉的地方了。他抬了一把睡椅躺在村口的大树下面,大树的叶子郁郁葱葱,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虽然阳光下天气酷热难当,但是树荫下却凉爽异常。郑人摇着凉扇,悠闲地躺在睡椅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可是,太阳也是会移动的,慢慢地不再直射了,阳光斜射了下来,穿过一些树叶照到了郑人的身上,他马上感觉到了热气。他也是很聪明的,看到树荫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他也搬动睡椅慢慢地移动,这样一天下来他就一直待在树荫下,感受着夏日特别的凉爽。
到了晚上,他还在这棵大树下乘凉。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亮也在走,树影也跟着在转移,这个郑人竟然也用白天同样的办法移动自己的睡椅。月亮越走越远了,树影也越来越远了,郑人搬着他的睡椅也越移越远了。夜慢慢地深了,起雾了,雾气也越来越重,不一会儿就沾湿了他的衣裳,可是这个郑人竟然全然不知。
白天为了躲避骄阳搬着睡椅乘凉,这种做法很聪明;可是晚上月亮并不能发出热气,却仍然用相同的办法乘凉,未必就有点太笨拙了。
寓意点拨
情况发生了变化,可故事中的郑人仍用老眼光看问题。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必然会碰壁受挫。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懂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