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宋国有个养猴子的人,他家里养了好多猴子,喜欢这些猴子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从来都不饿着他的猴子。猴子非常讨他的欢喜,他呢,也很了解猴子的意愿。
日子久了,猴子越来越多,他们家也越来越穷了,每天家人的口粮都得减少,不得已也只得减少那群猴子的猴粮了。养猴人知道猴子非常聪明,他怕自己做的太明显,猴子不顺从,于是和猴子商量说:“今后分给你们的橡栗,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吗?”猴子们听了,上蹿下跳的,又吵又闹地发脾气。养猴人一下子没了主意,差点乱了方寸,稍微冷静一下,他又改口说:“以后分给你们橡栗,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好吧?”奇怪,这下猴子们听了,不吵也不闹了,高兴地趴了下去。
寓意点拨
同样是每天七颗橡栗,可是在猴子们看来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就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仅仅是被事物的形式所迷惑了,其实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寓言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不同形式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