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人一生下来就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从小到大他都是活在黑漆漆的,没有光亮的世界里。每当听到周围的人感叹世间万物的美丽,色彩的绚烂多姿,他总是感到特别难受,因为自己只能尽最大的能力去想象那一切的美好。
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这个人已经长成一个英俊潇洒的年轻人了。虽然自己的生活总是被单调的黑色填满,但他很向往温暖的阳光,他是那么朝气蓬勃,乐观进取。他想努力地去了解五彩斑斓的世界,哪怕是在自己的想象里。于是,他很虚心地向别人求教。
首先,他想知道万物之源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他问农田里插秧的老爷爷,老爷爷回答他说:“太阳啊,就像一个大铜盘一样挂在天上,东升西落。”大铜盘?年轻人知道啊,自己家里就有。回家后,他还是看不到铜盘的样子,只好敲敲铜盘,听听它的响声。后来碰巧听到了寺庙里敲钟的声音,和铜盘的声响一样,他理所当然地就以为钟就是太阳了。
有天他又问一个小孩,太阳是什么样的?小孩想了想,告诉他说:“太阳光很亮,就像黑暗里的蜡烛一样,闪闪发光。”蜡烛?回家后他就让妈妈给他找了根蜡烛,他看不到蜡烛的光亮,只好把它拿在手里,仔细地摸了摸,他明白了,蜡烛是细细长长的圆圆的棒子。再后来,他又摸到了一支竹笛,和摸蜡烛的感觉一模一样。“原来太阳就是这个样子啊!”他非常的开心,他认为竹笛就是太阳了。
太阳与钟、竹笛相差太远了,但是年轻人为什么会感觉不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将它们混淆呢?原因就在于他是盲人根本没有亲眼见过太阳,只是向别人打听的缘故啊。
寓意点拨
认识来源于实践,不通过实践,只依靠别人的只言片语来作判断,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实,盲人对太阳有错误的认识,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我们许多“有眼睛”的人,却像盲人一样,片面地看问题,这就是不可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