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鲁国有个特别喜欢钓鱼的人,一有空闲的时间他就坐在河边垂钓,往往一坐就是好长时间,一点也不厌烦。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河里的冰也都慢慢融化了,于是,他邀请了三五个好友一起去河边钓鱼,顺便欣赏美丽的春色。他有多喜欢钓鱼,从他工具的配备就可以看出来了:他用的鱼饵是珍贵的桂花香料制成的,他的鱼钩是黄金打造的,上面竟然还镶嵌着闪光的银丝和翠绿的玉石,而且他的钓丝还是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的!和其他朋友的普通钓具相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比。
可是,结果怎么样呢?到了河边后,找定位置,大家都专心致志地开始了垂钓。不一会儿,就有人钓到了大鲤鱼;又过了一会儿,有人又钓到了大鲫鱼。一有鱼上钩,大家都兴奋地报告着自己的“战绩”,唯独这个拿着最漂亮鱼具的人一直到暮色降临了,他的鱼钩还是纹丝不动,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天黑了,他也只好跟大家悻悻地离开了。
鱼具再漂亮那都是形式上的,钓鱼重要的还是要注重实用,桂花香料的鱼饵,黄金打造的鱼钩,翡翠羽毛的钓丝在人们看来很是美观,可是鱼儿们是不懂得欣赏的啊!
寓意点拨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注重实际内容,过分追求形式,就像这个鲁人一样往往出力也不讨好,只能是徒劳无功,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