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画饼充饥”原指通过画饼的方式,来解除饥饿,后用来比喻徒有虚名而不切实用,无济于事;也用来比喻以空想聊以自慰。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溯 源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卢毓,是东汉名臣卢植的儿子。卢毓才学广博,勤政恤民,很受魏明帝的器重。
有一次,魏明帝让卢毓推荐一个能胜任中书郎的人选,并且对他说:“举荐人才,不要只看他的名声,名声是虚的,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饥饿时却不能吃。”
卢毓却认为魏明帝的选才观点比较片面,选拔人才应先德而后才。于是他说:“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名声不可能衡量一个人的才能,如果选拔人才只凭名声,不一定能选出品行和才学都优秀的人才,很有可能得到平庸无能、安分守己的人。但这种人遵规守法,敬仰有才华的人。如果任用他们,他们也有可能做出好的政绩。我认为选拔人才不应一味地轻视名声。”
后来,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制度来选拔人才。
用典
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宋·李清照《打马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