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小说 > 二度梅全传(56)

二度梅全传(56)

作者:天花主人

邱公见众陪客交相称赞,便向春生说道:“我儿今在我署中,须道更名改姓。他日令尊无恙,再为复姓,不知你意下如何?”

春生站起身来说道:“谨遵严命。孩儿不敢不依。”于是,邱公说道:“老夫因江魁抢亲,你才拜到我署中。你可入河南籍,改名邱魁,号春生。”众幕客道:“老先生所更之名甚佳。”春生出席道:“谨遵严命。”于是,大家饮了多时,方才散席,各归书房。邱公与春生就在书房歇了一夜,次日春生梳洗,邱公又吩咐府家人仆妇使女,往后俱称大相公,不可泄露风声。

于是,早饭已毕,只见内堂请老爷、公子说话,二人遂至中堂。

夫人说道:“周亲母要往城外辞过亲友,兼把家中收拾收拾,以便进署来。”邱公道:“哦,既是亲母要出城外走走,可着几个衙役,打一乘四人轿上来。”且说周奶奶梳洗已毕,大家送到中堂。周奶奶上了轿,一直往城外而来。只见四、五个家人骑着马,又有一对衙役前面喝道。她坐在轿内,想道:“我好似平地登仙,不想今日有这等风光。”不觉轿已到了河边。

只见那众渔人三三两两说道:“周渔婆昨日去喊状,不知怎么投词?”内有昨晚随去的说道:“周家女婿占了一个上风官司。军门大人把江魁打了四十个板子,众家人俱已夹打过了。江太爷把公子、众家人领回衙去了。我们正要同他们回来。不知是什么缘故又要复审,将周家三人押在班房。不多一会,把他三人带进内堂,在那里复审。我们听见,怕弄出事来,而且又晚了,因此大家都回来了。不知他母子三人可回来吗?”

众渔人正说得高兴,又听见喝道衙役,人马轿子,遂到了河边,只听轿内说道:“就在这里。”遂歇下了轿,家人跪下禀道:“请奶奶下轿!”即忙揭起轿帘。轿内走出一个满头珠翠,遍体罗衫的夫人来了,一直竟奔周家渔船上。内中有眼识的说道:“那夫人好象周玉姐的娘。”内中有胆大的妇人就走到贴船边,看了一看道:“不差,竟是周渔婆。”于是,哄动众人。不多时,有三五十只船,都摇摆岸来,俱来问候。周奶奶已收拾了一包细软的东西,递与那骑马的。众人一齐开口道:“周太太今日好风光。”

内中有一个破渔船的渔婆叫道:“你老人家晚景到了,才有这福分。”周奶奶道:“也不过是沾女婿之光,叨此荣耀。我看你平日也是一个忠厚人,也无所为敬,就将我这只船的家伙都送给你,做老身的遗念吧!”那妇人千恩万谢,领受了,周奶奶收拾已毕,辞别众人,方才上轿回转军门衙署。母女二人,陪伴夫人、小姐。春生有了安身,愤志攻书,后来自有交待。

再提梅良玉改名穆荣,蒙冯公举荐,随了邹伯符到了任所。一切文稿案卷,都是梅璧经手料理,果真是才高,不费一些学力,何愁政务广繁,所以治得一省官清民淳,那富民把邹御史敬如活佛一般,有歌声载道。因此,邹公敬重他。又每每见他言语慷慨,以忠心自居,那黄白之物,他又不受。邹公常常送他古玩之物,良玉便觉十分照察。丝毫细事,必要谆谆推敲,每夜三更才睡。黎明早起,手不释卷,勤于政事。邹公见他十分用心,倒有不过意之处。每劝他稍停,惟恐有误,因而想道:“此生才情,真正可爱,为老夫勤劳政事,竟将齐家一节都忘怀了。我想云英女儿,年已及笄,今此生又孤居异乡,若配吾女,准是一对好夫妻。但女儿大了,不便对面相说,署中又无人可为媒妁。”心中常怀念不已。

一日,忽见侧门传进话来,说圣上旨意下来。邹公吩咐摆供香案。不一时,圣旨已到。邹公接进署内开读,见上面是着他进朝圣上,要面询民情。邹公读罢,急速出了朝觐的告示,又委了官护印,即打点各属官员考试,缮写文官并武官册籍。

忙了两日,又写了一封家书,书中暗暗将择婿之事备细叙明,又加上护封,着人将良玉请来说道:“贤契可暂至老夫私宅,盘桓几时歇息,候老夫信,再来相见。”良玉道:“大人诏进,不过两月光景,晚生在署内恭候何妨?”邹公道:“这复任之事出圣上,或者留朝,亦未可知。吾意已决,贤契不必推辞。我已吩咐完了,收拾行李,贤契可以明日动身,老夫也随后进京。”良玉见邹公出自诚心,只得依允。次日遂拜别邹公、众幕友,取路竟往大名府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