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小说 > 醒世姻缘传(51)

醒世姻缘传(51)

作者:(清)西周生

搬上酒饭来,大家吃了,叫人往庄上打点一班人骑的头口,札括两辆骡车,装载珍哥高四嫂并那些妇女,并吃用的米面铺陈等物。又到对门请禹明吾来作了保,放晁大舍到后面收拾路费行李。又收拾礼出来谢那差人、捕衙众人,共三十两。那四个婆娘,每人四两;刑厅两个差人,晁源自己是八十两;又与高四嫂、海会、郭姑子每人出了五两,共十五两。许那高四嫂的东西也一分不少,都悄地的送了。央禹明吾转说,若肯把珍哥免了,不出见官,情愿再出一百两银子相谢。那两个厅差说道:“禹师傅,你与我们是上下表里衙门,你说,我们岂有不依的?况晁相公待我们也尽成了礼,不算薄待;况且一百两银子,我们每人分了五十,岂不快活?但褚爷注意要这个人,我们就拚了死,枉耽了罪过,这珍哥终是躲不过的,倒是叫他出去走一遭罢了。我们既得了晁相公这般厚惠,难道还有甚么难为不成?”说着,也就夜了。晁大舍叫人收拾了床铺,预备那些差人宿歇。因差人不肯放珍哥后边去,也在里间里同那些婆娘同睡。

晁源有个胞妹,嫁与一个尹乡宦孙子。原先也有百万家产,只因公公死了,不够四五年间,三四兄弟破荡得无片瓦根椽。晁大舍把他尹妹夫的产业,使得一半价钱,且又七准八折,买了个罄净,因他穷了,待那个妹子也甚无情意。如今要到府里去问官司,那得再有个人与他看家?只得接了妹子回家管顾。

次早,一干大众起身,先差了两个家人去府城里寻拣宽阔下处。行到半路,吃了中饭,喂了头口。又行了半日,那日将落山的时节,进了城到下处。那伍小川、邵次湖也都使门板抬了,也同一处安下。晁源也都一样照管他。

次早,各人吃早饭,换了衣裳,预备投文。探事的来说:“刑厅发了二梆。”一干人都到了厅前伺候。不多时,那褚四府升堂,晁大舍这一起人跟了投文牌进去。原差投了批文,逐名点过,一个也不少。点到珍哥跟前,直堂吏叫道:“珍哥。”那珍哥应了一声,真是:

洞箫飞越,远磬悠扬。依依弱柳迎风,还是扮崔莺的态度;怯怯娇

花着露,浑如妆卓氏的丰神。乌帕罩一朵芙蓉,翠袖笼两株雪藕。真是

我见犹怜,未免心猿意马。不识司空惯否?恐为煮鹤焚琴。

那刑厅看了一眼,分付晚堂听审。晁大舍一干人犯仍自回了下处;仍托了两个厅差,拿了银子,打点合衙门的人役。那两个人虽是打许多夹帐,也还打发得那些众人欢喜。虽不是在武城县里,问的时节,着实有人奉承,却也不曾失了体面。

四府坐了堂,唤进第一起去,却也是吊死人命,奉道详驳来问的:原是一个寡妇婆婆,有五十年纪,白白胖胖的个婆娘,养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后生,把些家事大半都贴与了他,还恐那后生嫌憎他老,怕拿他不住,狠命要把一个儿妇牵上与他。那儿妇原是旧族人家女儿,思量从了婆,辱了自己的身;违了婆婆,那个淫妇又十分凶恶得紧,只得一索吊死了。那娘家没用,倒也含忍罢了,那些街坊不愤,报了乡约,布了地方,呈到县里。县官糊糊涂涂的罚了许多东西,问了许多罪,尽把本来面目抹杀过了。却被巡道私行访知了备细,发了刑厅,把一干人犯逐个隔别了研审,把那骨髓里边的事都问出来了,把那淫妇打了四十大鸳鸯板子、一夹棍、二百杠子,问成了抵偿,拖将出来。

第二起就是晁源。四府也不唤证见,也不唤原告,头一个就把晁源叫将上来,问道:“计氏是你什么人?”晁源说:“是监生的妻。”又问:“珍哥是你什么人?”说:“是监生的妾。”问说:“原是谁家女子。”回说:“是施家的女子。”问说:“那不象良家女子?”回说:“不敢瞒宗师老爷,原是娼妇。”问说:“那计氏是怎么死的?”回说:“是吊死的。”问说:“因甚吊死?”回说:“监生因去年带了妾到父亲任上,住到今年四月方回。”问说:“你如何不同妻去,却同妾去?”回说:“因妻有病,不曾同行。”问说:“妻既有病,怎么不留妾在家里服侍他?”回说:“因父亲差人来接,所以只得同妾去了。”四府说:“不来接儿妇,却接了儿子的小去,也是浑帐老儿!你再接了说!”回道:“自监生不在家,有一个师姑叫是海会,一个尼姑郭氏,都来监生家里走动。监生同妾回了家,六月初六日,这两个姑子又从计氏后边出来。监生的妾乍撞见了,误认了是道士和尚,说怎可青天白日从后面出来。监生也就误信了,不免说了他几句。他自己抱愧,不料自己吊死。”问说:“既不是和尚道士,却因甚原故抱愧?那姑子来家,你那妾岂不看见,直待他出去,才误认了是和尚道士?”回说:“计氏另在后边居住。”问说:“你在那里?”回说:“监生也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