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小说 > 《杨家将评书》(郝艳霞版)(133)

《杨家将评书》(郝艳霞版)(133)

作者:郝艳霞

八王说:“那没关系,临时封你一下不就行了吗?”

真宗心里也愿意把这件事弄清楚了,看看到底是谁想造反!听寇准的话音是不好查清,只是官职小,不方便。就说:“寇爱卿,这个好办,朕暂封你见官大一级,赐你御剑可以先斩后奏。不论朝中哪位文武大臣的府,你都可搜查询问,如有不服,可以先斩后奏!”

真宗的这句话,把个王强吓得脑袋响嗡嗡,脖子后边冒凉风,心口窝里扑腾腾,腿肚子转筋咯嘣嘣,眼前不住闪金星,他是真怕寇莱公!常言说:“心里没有病,不怕凉年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文武百官全都高兴,但愿能给郡马洗清冤枉。

寇大人说:“万岁呀,为臣调查此案,只怕也要有人去我府中行刺。依臣看朝中定有奸细,而且和北辽有关!”

真宗说:“朕派五百名御林军去保护天官府。你也可以带他们护身!”

寇大人说:“多谢万岁!”

真宗把御剑交于寇准。这个见官大一级可厉害,不管见了谁,寇大人都比他大一级!别人根本无所谓,只有老贼王强心里更加不安!

真宗又说:“望寇爱卿迅速查出反书和奸细,还需要什么,尽可上殿动本。”说完退朝。

八王怕太君过于伤心,就和寇大人一起送太君回杨府。众女将听说郡马人头已掉,无不痛哭。有的就说:“朝廷欺我杨家太甚,咱们反了吧!”

太君喝住:“杨家的男子都没人敢造反,你们哪一个敢造反?为娘不容!”

太君的家规很严,这一句话谁也不敢再说反字啦!太君叫人把郡马的人头保存好。宗保已经十六、七岁了,哭声不止。寇大人劝了这个劝那个,说:“像当年杨家七郎八虎全完了,老太君和众女将不也都活下来了吗?现在郡马是自献人头,是受奸贼所害而逼得!我们应该节哀止痛,增添信心,帮我寇准追查此案拿住奸贼给郡马报仇才是正理!如果你们都哭伤了身体,倒趁奸贼的心愿!”

八王说:“我派人去云南接灵吧,万岁已经允许入京了。”

太君说:“王爷不必费心了,我杨府去人吧。因为延景现在还担着反叛之名,万岁允许入京,也算开恩了。”

八王说:“孤王决不承认郡马会是反贼,等追查完了就可真相大白!”

太君命宗保和八姐、九妹带杨家的心腹家人去云南接灵。寇准和八王也告辞回府。

寇准回到天官府,皇上派的五百御林军已经来到,都是些二十以上、三十以下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各带刀枪,身强体壮。

第二天寇大人哪儿也不去,直接就奔王强府里来了。王强把寇大人请进客厅,心里怕的要命,叫家人摆上茶水、点心。

寇大人问了王强和高君保到云南去见郡马的情况,然后说:“如果说郡马投靠了云南王想造反,那你们去云南解人头,云南王也不会答应啊!”

王强说:“看来云南王还是个好人。”

寇准说:“郡马就知道你们去解人头就不和君主商议吗?郡主能叫她丈夫献人头吗?刺客身上搜出的反书难道真是郡马写的吗?会不会在朝中有奸细暗害杨郡马呀?”

寇大人没头没尾地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把个王强问得不知道怎样回答。寇大人一边问一边还给王强相面。

要说王强还算有胆有谋,不然他敢打入中原吗?尽管如此,他还是被寇大人问得心惊肉跳。可是他还没被寇大人问住,好歹算答上了。

寇大人又说:“我知道王元帅和郡马是有交情的,你是不会害郡马的。不过,万岁派我追查此案,我怎么敢抗旨不遵呢?”

王强暗想:“任你寇准有千条妙计,我王强有一定之规,叫你破不了反书这一案!”

寇大人在王强这里也没有弄到什么把柄,只好告辞回府。

饭后,寇大人又到了高王府。一见面,高王就泣不成声地说:“我真想和六哥同死!”

寇大人说:“事已如此,咱们应当想办法抓住写假书之人给郡马报仇才是,老太君和杨家众女将并不怪你。”又把八王如何闯殿救双亡以及万岁命自己追查反书之事,都告诉了高王。最后又说:“我看王强这个人是个危险人物,对他要多加注意!”

高王说:“他当初在风云店和郡马结拜为兄弟,帮助他写了告潘洪的状纸。他入朝为官是六哥保举他的,这可真叫人不好说。不过他手底下倒是有一拨人,比如文状元刘文龙就是他的徒弟,听说是欺男霸女胡作非为,这还不是依仗王强的势利?兵部司马刘文晋和东台御史黄文义也都和王强走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