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小说 > 《杨家将》评书(刘兰芳版)(117)

《杨家将》评书(刘兰芳版)(117)

作者:刘兰芳

出了城,一口气跑出五十多里,回头看看,没人追赶,这才让战马放慢脚步。焦赞说:“这趟京城没白来,给老娘出气了。”六郎说:“出气倒是出气了,不过,祸又闯下了。杀了新科状元,皇上非怪罪不可!”孟良说:“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是焦赞杀的?”“鸟飞还有个影呢,纸里包不住火,雪堆里埋不住死孩,何况杀了几条人命!”焦赞一听这话,可傻了!吓得他没敢提杀人留诗的事。六郎嘱咐说:“回到边关,对谁也别说此事,就是对岳胜也不能讲,听着没?”“好!对谁也不说。”

三人商量好了,马不停蹄赶奔边关。路上非止一日,这一天晌午来到了边关大营。六郎把岳胜找来,问:“我走后,边关有什么事没有?”岳胜说:“没有。只是把孟良和焦赞给丢了!”六郎说:“他俩都偷着跟我去了。”岳胜一拍大腿:“这两人,也不吱声,把我急坏了。老娘病情怎么样?”“身体是可以了,不过,心病又重了。”“六嫂子和小侄都好?”“好。”岳胜见六郎好象不怎么高兴、有什么心事,也不好多问,坐一会就告辞了。

到了下半响,岳胜准备了六个菜、两壶酒,想陪着六郎吃点喝点。两人刚刚拿起酒杯,只见中军官匆匆忙忙跑进来说:“杨元帅,京城来了奉旨钦差,让您接旨。”六郎一听,吓得两眼发直。心想:坏了,犯案了!“走,找谢金吾去!”

第五十四回狄玉陶边关传旨

岳胜正陪杨六郎喝酒,中军官进来禀报,京城来了奉旨钦差,已到帅府门外。六郎一听,吓得两眼发直。岳胜见六郎神色不好,忙问:“六哥,出什么事了?”六郎怕叫岳胜看出破绽,忙说:“啊!没什么,我一路上鞍马劳乏,精神不爽。走!速速准备,迎接钦差。”

六郎、岳胜换上官服,点鼓聚将。众将官慌忙来见元帅:“元帅,何事?”“随本帅到营外迎接钦差。”说完,六郎在前,边关二十四将在后,来到帅府门前一看:有二十多个御林兵,当中一匹战马,马上一员武将,身高九尺,是个细高挑,溜肩膀,没膀骨,黄焦焦几根胡子,年龄在三十一、二岁,说话公鸡嗓,男人故作女态。穿得挺好:头戴绿缎子大叶方巾,身穿绿缎子开髦,腰扎宽皮带,青中衣,抓地虎快靴,肋下佩剑,只见他怀抱皇上圣旨,坐在马上撇舌拉嘴,那意思是七个不服、八个不愤、一百二十个不含糊。

六郎带众将到他跟前了,他还装着看不见,边关二十四将一看就烦了,心里合计:钦差有什么了不起?不就仗着圣旨吓唬人吗?我们镇守边关,披星戴月、爬冰卧雪,你在京城吃喝玩乐、养尊处优,算干什么的呢?众将真想把他拉下马问问!可一看六郎,恭恭敬敬、一躬到底:“钦差在上,杨景迎接来迟,望乞恕罪。”

按道理,他应该下马客气客气。没有!这小子一摆手:“罢了。”六郎一看他这个样,也不高兴啦,压着火说:“钦差,此地不是讲话的所在,请到帅堂一叙。”“头前带路。”众将无奈,也前来行礼:“参见钦差。”“免!”众人在后边跟着,你问我、我问你:“这是谁?”“不认识。”“他来干什么?”“不知道。”“好大架子。”走到里边,钦差高喊:“杨郡马接旨。”六郎心里忐忑不安,忙命军卒设摆香案,领众将磕头朝拜:“吾皇万岁,万万岁!”钦差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边关大帅杨景回朝,见诏即日动身。特命钦差狄玉陶临时代理三关大帅,望旨谢恩。”众将一听,全愣了:怎么?把六哥的元帅给撤了,换这么个狄玉陶?他是干什么呢?长得瘦长,弱不经风,他镇守三关,还不叫韩昌给吓死呀?孟良大眼珠子叽哩咕噜直转悠:坏了,是不是为谢金吾的事,要把六哥调入京都?岳胜他们都奇怪,瞪眼看着杨景。六郎知道准是为那事,才调他回京,此去凶多吉少啊!不过,别把焦、孟二弟牵扯进去就行了。我快走,免得他俩纠缠。想到此,六郎说:“钦差大人,我和大家辞辞行,立刻交印。”“好吧。不过,你要急速登程,赶路要紧。”“是,是。”他看看二十四将,眼看跟这些同生死、共患难的弟兄就要分手,不知以后还能不能见面,心里难过:“众位将军,本帅奉万岁之诏,进京见驾。望你们跟着新元帅,同心协力、共守边关。”说完,捧起大印交给狄玉陶。狄玉陶拜完帅印,往当中一坐,六郎转身走出帅帐。众将虽在帐前参见新元帅,心早就飞了,都惦记杨六郎呢!狄玉陶也看出来了,心想:怪不得老恩师王强说边关二十四将是杨景心腹,一点不假!就冲这个,我非治服你们不可。那岳胜呆不住了,直往门外看。意思是:快退帐吧,我们好看看六哥去。狄玉陶也明白这个意思,就是不吐口,谁也不敢走。这时,六郎回到住房,叫军卒把随身的衣服、川资路费、常看的书籍,拴在战马身上就要走。差人十分留恋,说:“郡马爷,您这就要走了?”“这就起身。”“众将还没送您呢!”当兵的哭了:“杨元帅守边关,功高盖世,今天要走了,却连一个送的人也没有。”“您干什么走得这么急呢?”“不要多问,咱后会有期。”杨六郎没出营门就上马了,冲差人一抱拳,打马如飞,急驰而去。